DB54∕T 0393-2024 巨柏育苗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

ID

C9448A7E01F449EDAEA665ACCEE7BEF3

文件大小(MB)

0.16

页数:

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40,CCS B 61 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393—2024,巨柏育苗技术规程,2024-09-15 发布2024-10-15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T 0393—2024,II,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育苗容器规格和材质1,5 营养土1,5.1 材料和配比.1,5.2 营养土消毒.2,5.3 营养土填装.2,6 种子采集与调制.2,6.1 种子采集2,6.2 去皮、脱粒.2,6.3 种子质量要求..2,6.4 贮藏.2,7 播种育苗.2,7.1 种子消毒2,7.2 浸种.2,7.3 播种时间2,7.4 播种方式2,7.5 播种后管理.2,8 苗期管理.3,8.1 水分.3,8.2 温度.3,8.3 间苗和定苗.3,8.4 施肥.3,8.5 除草.3,9 苗木移植.3,9.1 移植要求3,9.2 苗圃地移植.3,10 苗木出圃4,10.1 出圃要求..4,10.2 起苗时间..4,10.3 起苗方法..4,11 生产档案4,前言,DB54/T 0393—2024,III,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炳章、王玉婷、格桑曲珍、单增罗布、旦增尼玛、普布次仁、米玛次仁、赵,俊、杨德康、土旦江层、旦增朗杰、李耀海、孙艳、毕作林、南吉斌、闵晓航、次央,DB54/T 0393—2024,1,巨柏育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巨柏(Cupressus gigantean Cheng et L.K.Fu)育苗容器规格和材质、营养土、果实采集,和种子调制、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苗木移植、苗木出圃和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巨柏容器播种育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GB/T 16619 林木采种技术,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巨柏,柏科柏木属乔木,耐瘠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分布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朗县、米林及巴宜,区等地,海拔3000 m~3400 m地带分布较多,生于沿江地段的漫滩和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的中下部,组成稀疏的纯林。材质优良,干型优美,可作拉萨、林芝、山南等地造林树种,3.2,容器育苗,采用无纺布容器培育巨柏幼苗。容器盛有营养土等基质,为苗木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条件。起苗和,移栽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4 育苗容器规格和材质,一年生苗使用容器袋口径12 cm×15 cm,宜采用可降解材质。容器袋填装后呈圆柱形。根据苗龄和,苗木大小更换容器口径,5 营养土,5.1 材料和配比,营养土过筛后按67 %沙壤土,23 %黄土,10 %腐熟羊粪的比例进行配制,基质pH控制在7.5~8.0之,间,DB54/T 0393—2024,2,5.2 营养土消毒,在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均匀喷施500 ml百菌清的50倍稀释液,混合均匀后堆积,塑料薄膜密封,2 d,后去掉薄膜后摊开,待百菌清气体完全挥发后便可使用,5.3 营养土填装,要求装满,装至离容器上缘1 cm~2 cm处,夯实,6 种子采集与调制,6.1 种子采集,10月~12月,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成熟母树,待2年生球果由灰绿色转为深褐色时,采摘无,病虫害、饱满有光泽、完全成熟的球果(深褐色),6.2 去皮、脱粒,将采集的球果置于太阳下暴晒,每日翻动2次,当≥85 %球果的种鳞开裂时进行种子脱粒,多次翻,动,去除空球果及杂物,存放在通风阴凉处备用。种子调制按GB/T 16619 的规定执行,6.3 种子质量要求,千粒重≥3 g,净度≥90 %、优良度≥50 %、种子含水量≤10 %。种子质量检测执行GB/T 2772 要,求,6.4 贮藏,种子含水量≤10 %时,装入透气的布袋或麻袋中。在温度0 ℃~5 ℃,干燥、通风的低温冷藏柜,中进行贮藏,贮藏时间不宜超过2年,7 播种育苗,7.1 种子消毒,先用清水浸湿种子,除去上浮空瘪粒,捞起后放进0.5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 min,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7.2 浸种,将经过消毒的种子浸泡于50 ℃~60 ℃的温水中,浸泡1 d,每隔8 h换50 ℃~60 ℃的温水再浸泡,换水2次即可,换水时对种子进行搅拌,使受热均匀,7.3 播种时间,4 月初在温室中将完成浸种的种子播种,7.4 播种方式,容器袋浇足底水2 d后,将3粒~5粒已控水的种子点播在每个容器袋中,播深 1 cm~2 cm,轻覆土,7.5 播种后管理,DB54/T 0393—2024,3,7.5.1 温度,温室温度保持在18 ℃~25 ℃,7.5.2 土壤湿度,土壤含水率≥25 %且≤30 %。低于25 %时需浇水。空气干燥地区,每10 d~15 d灌溉一次,连续3,次~4次,8 苗期管理,8.1 水分,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播种5 d~10 d 种子开始萌发,应增加浇……

……